淅川旅游网

淅川旅游网

http://www.xclyw.com

又到开学季,不少家长开始采购儿童用品,从儿童书包到儿童牛奶、儿童水饺,与“儿童”相关的产品都被放入购物
菜单导航

换个卡通包装、标注“儿童”字样就贵好几倍,

作者: 大成 发布时间: 2019年09月07日 20:18:15

   新华社广州9月3日电 题:换个卡通包装、标注“儿童”字样就贵好几倍,“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

 

  又到开学季,不少家长开始采购儿童用品,从儿童书包到儿童牛奶、儿童水饺,与“儿童”相关的产品都被放入购物车中。


  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食品时更青睐冠以“儿童”字样的食品,认为它们更符合孩子的身体发育需要,而这类食品往往价格较高。这些打着“儿童食品”旗号的食品是否真的适合儿童?记者展开了调查。


  有的家长被“洗脑” 对儿童食品深信不疑


  记者走访了广州一些大型超市,发现冠有“儿童”字样的食品确实不少,与同类的普通食品相比,这些食品无一例外有着颇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图案包装。


  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家大型超市看到,零食区货架上一款盒装的“儿童饼干”吸引了不少孩子的围观,饼干盒封面颜色鲜艳,并印有精美可爱的熊猫图案。正在挑选该商品的何女士告诉记者,“小孩买东西就喜欢可爱的包装盒,无论多贵都嚷着要买。”


  除了孩子喜欢,妈妈们似乎也愿意为此买单。这些“儿童食品”大多在显眼处标有“含多种儿童成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妈妈呵护宝宝的首选”等字样,相比普通食品,价格也普遍高出一大截。


  号称“添加多种矿物质、完全无菌、源自高山或地下水”的“婴儿水”,出现在各大超市、电商平台,售价高达二三十元一瓶。广州的刘女士似乎“着了魔”一样,对商家宣称的“无菌”深信不疑,甚至连给宝宝冲奶粉、煮粥都要用“婴儿水”。2019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3名受访儿童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8%的受访家长更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有“儿童食品”字样的产品。


  上过当的肖女士则认为买“婴儿水”这样的“儿童食品”等于交“智商税”。最近肖女士购买了一款12.5元的“寿桃”牌儿童胡萝卜面,据超市促销人员介绍,该款面条不含添加剂,且含有大量儿童所需的营养元素。但肖女士回到家仔细检查配料表才发现,除添加了2%的胡萝卜粉,其他配料和普通面条一样,“何来更加营养呢?”


  自造概念、炒作噱头 “儿童食品”市场鱼龙混杂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企业把“儿童食品”当成了宣传噱头,宣称产品“营养价值高”“孩子更爱吃”,这背后其实与商家营销手段密切相关:


  ——炒作概念,部分“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成分无区别。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欣和零添加减盐型天然亲宝有机酱油”,客服告诉记者,该酱油含盐量比较低,适合一岁到三岁的宝宝。然而记者查看成分表后发现,“钠”的含量达到了每10毫升500毫克,不仅与普通酱油无异,更称不上“低盐”——根据食品营养标签的国家标准,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20毫克才属于“低盐”。


  江苏省消保委2018年发布的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显示,5款宣称为“儿童酱油”的产品在营养元素等指标上与普通酱油并无太大差异,甚至一些“儿童酱油”钠含量比普通酱油还高。江苏省消保委提示,目前我国没有“儿童酱油”的相关产品标准,记者查询相关国家标准发现,现有的酱油分类标准主要依据成分和制作工艺分为酿造酱油、再制酱油等,并没有依据食用者年龄划分的酱油类型。


  ——名不副实,部分产品宣称适用人群与实际不符合。第三方婴童产品测评平台小红花测评从网上选购了10款热销的宝宝面条,价格在6.8元/件至119元/件之间,这些产品均在产品详情页面宣称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食用。然而,平台委托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验发现,测评中一半面条的铁含量都不符合婴幼儿辅食国标要求。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