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淅川县卫计委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时,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的上病、少生病”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资源整合,采取了“两个精准”(精准认定健
今年以来,淅川县卫计委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时,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的上病、少生病”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资源整合,采取了“两个精准”(精准认定健康扶贫对象,精准制定医疗保障政策),“三个建设”(建设县级的医疗中心,建设乡镇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村级的基层服务中心)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分级诊疗、分类救治、防治结合等举措,有效地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一是精准认定健康扶贫对象,建立贫困户健康档案。组织15个乡镇卫生院医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入村入户对全县贫困人口12444人中的9种大病,45种重点疾病和48种次重点疾病进行摸底调查,共查出9种大病302人,45种重点疾病和48种次重点疾病10956人,并根据病因、病情分类建卡、建档,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建立上门随访联系制度,将因病致贫、返贫贫困人员纳入服务重点管理,按照健康档案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随访、康复指导等健康服务。
二是精准制定医疗保障政策,建立贫困人口优诊“绿色通道”。由县卫计委牵头,会同民政、扶贫、社保等单位,做好前期数据测算、调查分析等工作,制定疾病救治临床路径,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救治方案科学可行。在医疗保障方面,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力争对贫困患者做到应治尽治。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通过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全县19家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贫困人口就诊的“绿色通道”)。控制贫困人口大病治疗费用,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费用负担。
三是强化能力建设,打造“医疗联合体。通过建立县级三大服务中心(县医院、二院、中医院),打造县乡的“医疗联合体”(县级三家医院与上中下三个区域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培训指导、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效地提升贫困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村卫生室基础建设步伐,按照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全县59所贫困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争取在9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开展贫困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做贫困人口健康守护者。由全县三家二级医院牵头,15家乡镇卫生院和497家村卫生室组成的淅川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贫困人口开展健康签约服务,截止目前,共为贫困人口开展,一般体格检查、血尿常规、生化、B超、心电等项目检查2.8万人次,筛出各种疾病患者1.378万人次,签约贫困人口2.892万人,健康评估跟踪访视1.3万人次。
中国财经新闻网
nanyang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